2015年1月5日,《人民日報》記者馬躍峰第三次赴三沙采訪。2月6日,《人民日報》第16版登載了馬躍峰的報道《三上三沙 方寸之中見廣袤》,以記者走訪見聞的方式,描繪了三沙建市兩年多來在政權建設、基礎設施、民生項目、生態保護等方面所作的努力,取得的成效;也以記者所思所感,驚嘆三沙設市兩年多來的巨大變化。 文章中,馬躍峰設立了幾大問題。如今,三沙設市四年多,相比馬躍峰上島采訪時,三沙的變化又是一重天地。我們用方寸之大的照片,作為一個窗口,展示三沙的變化。 轄區最大 海域200多萬平方公里 交通補給 咋辦? ![]() 瓊沙三號裝載物資運送人員上下島 ![]() “三沙一號”船運送人員物資上下島 ![]() 用小船將補給物資送到小島居民手中 ![]() 政務包機送軍嫂等人員上下島 ![]() 新建的島際交通船—晉卿號 陸地最小 島嶼13平方公里 寸土寸金 咋用? ![]() 趙述島“五所合一”綜合樓 ![]() 綜合樓里的圖書室 ![]() 漁民在綜合樓里打桌球。吳亞鐵 攝 ![]() 臺風來臨,居民在綜合樓里避風 ![]() 趙述島綜合樓民兵哨所。周曉剛 攝 ![]() 綜合樓里的指揮所 人口最少 全市1400人 公共服務 咋做? ![]() 永興碼頭委托公司專業管理高水平運行 ![]() 永興學校委托瓊臺師范管理,教學質量穩步上升。 ![]() 先后引進了三十多位掛職博士為三沙提供智力支持 ![]() 三沙衛視委托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營運成為重要宣傳平臺 ![]() 三沙市先后與三十多家高校、科研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氣候最特 高溫高濕高鹽高輻射 基礎設施 咋建? ![]() 三沙永興學校 ![]() 三沙市人民醫院 ![]() 永興環保處理中心 ![]() 永興環保中心污水處理廠 ![]() 永興蔬菜大棚月產蔬菜上萬斤 生態最重 島上如沙漠綠洲 ‘綠色規矩’ 咋立? ![]() “南海纖夫”正艱難拉運樹苗上島 ![]() 樹苗運到海岸邊用起吊機吊上岸 ![]() 荒蕪的西沙洲已經是綠意盎然 ![]() 市領導帶頭植樹,綠化島礁。 ![]() 昔日光禿禿的鴨公島已綠樹成蔭、雞鴨成群。圖為市委書記、市長肖杰在給樹澆水。 ![]() 設市四年三沙累計種樹40多萬株。 ![]() 三沙在羚羊礁建設的海底牧場 ![]() |
小黑屋|手機版|遼ICP備12011429號|遼公安備21091102000117|南海研究論壇
GMT+8, 2022-9-19 21:30 , Processed in 0.139996 second(s), 25 queries , Gzip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